关于自由而无用的堆肥箱
No. 0 — Feb 24, 2022
最近小刘在看《奇特的一生》,讲的是柳比歇夫把自己一生每小时每分钟做了什么都记录了下来。之前听过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也听过这本书。
对时间统计法不感兴趣,柳比歇夫倒是印证了我的一个偏见:只要你想做某事,你总能找到方法。你的动机决定你的方法。柳比歇夫只是有想要完成的目标,才找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具/方法去协助达成目标,至于可以“很快估计想做一件事情的时间”只是副作用而已。想想看子弹笔记(Bullet Journal),柳比歇夫但凡有一点私心,大可以推广“时间统计法”,但他只是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
我厌倦效率/高效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你要把省下的时间做什么?(我是不是太躺平主义了?)
非常喜欢散步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人,一个人安静得坐在长椅上,什么也不做。吹着风,看着远方,沉浸在自然中。脚边可能是刚采购的杂货,也可能是一辆自行车,好像在说:哦,对,虽然我出门是有目的的,但不影响我停下来闲暇片刻,什么也不做。这个时候我真正体会到,叔本华说的“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但,柳比歇夫倒是激发了我把输入信息全部记下来的想法:看的书、文章,中文英文,或者电影、纪录片,听的播客,甚至推文、评论、短视频(什么东西我不看)。
尤瓦尔在《今日简史》中提到:
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观察心智的时候,必须抛开所有二手信息、宗教教条和哲学猜想,一心专注于自己的体验和真正遇到的各种现实。
21世纪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但如何理解、关联碎片化的信息,从而发展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是我想要探讨的。即使我们看同样的文字,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思考。
正如《年轻人的脑子里缺了点什么|二月书单》视频中说,我不能给建议说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错的;我只能说我经历了什么,我现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至于哪个经历起了作用,我也不知道,毕竟我时刻等待着苹果没有掉在地上的一刻。
想法到行动
堆肥箱(Compost Heap)是尼尔·盖曼《讲故事的艺术》 提到作家的灵感源:
The compost heap is where you throw all of the garden and the kitchen rubbish, the food scraps– you throw it all on the compost heap. And then it rots down. And a year or so later, you look around. And you just have this lovely brown stuff that you can put on the garden, out of which flowers and vegetables will grow.
我自己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可以持续多久、创造什么价值、以什么形式展现。但这个标题多少表明了一点意向 —— 潜移默化影响我心底的大象。我从20年开始写周报,还是值得 push 一下形成一个新的工作流。为了坚持(偷懒),工具一定要顺手 —— 主要更在小人物播客网站,Telegram Channel的中文样式支持较差,后期可以考虑加个机器人自动转发。由于我超懒散,为了方便记录,我可能会更少输入信息。
耗时24小时,30岁以后行动力果然增强了。
Edited at 11:00PM Feb 24, 2022 in Amster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