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8, 2020 | 小节 书单

2010年代书单:从小说到哲学到效率

2010 年代我从大学到毕业工作,从学校图书馆的实体书,到手机、Kindle 的电子书,从小说、虚构到历史、文学、工具,类型也是繁杂不一,但就一个原则,不看网络文学。借少数派征文活动,总结了充满回忆的五本书。

为什么要读书

正如宇宙起源来自一次偶然的随机的大爆炸事件,我一开始也是不带任何目的性地投入书籍的海洋,硬要说个理由就是 为了消磨时光。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家访建议我妈为我办一张小镇上新开的图书馆的学生借书证,只要十块钱押金,看书全免费。之后每个周末我至少有一天泡在那家图书馆,再随手借两本书回家作为剩下五天的精神食量。

《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小妇人》、《飘》、《长腿叔叔》、《秘密花园》,曾经的青少年十大经典、格林童话,如今大都被拍成经典电影和舞台剧,我也因此看到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更乐意去翻原著。比如《罗曼蒂克消亡史》《了不起的盖茨比》,脑海中呈现着电影的场景渲染,和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关系和内心情绪,比单纯电影视觉的直接传达更丰富。

而小时候看的书不知不觉也跟现在的生活 联结 了起来:《福尔摩斯探案集》和伦敦的贝克街221号B,在哥本哈根看安徒生的墓志铭,《安妮日记》的小屋就在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在布拉格看卡夫卡的变形头像。因为《海蒂和爷爷》去瑞士看了阿尔卑斯山,电影里海蒂爬上爷爷安排好的阁楼,地板铺满了暖洋洋的干草,一扇小窗,阳光照进来,光线中弥漫着干草灰尘颗粒,啊,就是我曾经想象中的样子!

在我看来,不是因为哪几本书,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我看过的每本书,其中的真诚、善良、勇敢,影响了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形成我现在的性格特征

安徒生的墓志铭

如何读书:电子书 VS 纸质书

有人热衷于纸质书的质感,有人喜欢电子书的便携。对我来说,没什么执念,只要能让我多看进几本书,形式都不重要。我的阅读需求是:找书方便(前期)、阅读流畅(中期)、方便整理笔记(后期)

如何选书

我并不推荐一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看某类书,别人推荐的所谓的好书,自己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很容易产生是不是我不爱学习呀这种负面情绪来否定自己。按照自己的口味,小说、青春疼痛、安妮宝贝郭敬明韩寒,可劲了看。我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没日没夜的看恐怖小说,看侦探小说,看武侠小说,喜欢绘本?喜欢漫画?抓你喜欢的东西投入其中。只要是书籍,出版的过程耗时耗力,谁都不会闲的蛋疼去发一本无意义的文字图片集,除非他有钱。所以你总能在书中学到什么,即使是一本烂书。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我养成了无所事事的时候去看书消遣,而不是泡在社交网络无意义地滑手机

渐渐地看书就变成习以为常的像吃饭一样的活动。而书的种类就跟吃饭的菜系一样,总有一天你会扩展新的菜系,从哲学到天文历史,从小说到非虚构,看得越多,你也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喜欢什么,再找同类题材的看。完全不用刻意追踪时下的流行图书,看不进去的时候就果断换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也许你还没有到领悟的时候,强行阅读只会颗粒无收。而明明还有那么多好书,完全不用因为错过这本,找不到下一本优秀的书。

比如我喜欢村上春树,几乎看完了所有他写的书,小说、散文、随笔、游记、自传。追踪他喜欢的作者,他书中提到的他在看的书。也因此认识了东野圭吾,看完他绝大部分的推理小说、自传。喜欢北野武、乔布斯,就去看他们的人物自传,去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如果是工具书就更好选择了,豆瓣读书,Goodreads,每年都会评选热门图书,商业胡吹的书也一定有它值得一读的地方。

image-20200227155702361

如何阅读

如果说依照自己的喜好选书是为了通过娱乐消遣、获取资讯来培养阅读的习惯,那么下一步想要达到精进式阅读来收获知识和思考,阅读方式就变得很重要。

**营造适合阅读的仪式感。**比如花肉喜欢在看书的时候点上香熏,摊开记事本,边阅读边用钢笔抄写书本上有感悟的句子。我则喜欢用酒精棉片擦干净手机,洗完澡躺进温暖的被窝,摸着干爽的手机打开阅读 App 翻上几页电子书。阅读的过程也是在培养专注力,即使只是花上几分钟对抗无聊,也是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拉伸练习。

先看目录结构,也是一本书的架构。我个人喜好直接跳过序看内容,第一遍粗读,划出笔记后续重点理解,有想法也会立即记下来。我的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形式优美的句子:写法独特、比喻独特、视角独特,带强烈作者风格的句子,在自己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引用;一种是内容深刻的句子:知识点、作者的思考、能引发自己思考的句子。

如何做笔记

我花在实体书上的钱每年不会超过100元,可以说非常吝啬。从投入时间和金钱的多少来看,我像是非常极端的电子书爱好者。加上微信读书、豆瓣读书标记,每年年终都会自动为用户统计这一年读过多少书,看数据仿佛也能感受到自己确实有读过几本书。但是,回忆书的内容却经常一片空白。电子书仿佛继承了互联网的易遗忘的特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笔记整理导出成 Google Doc 单独保存起来。我写书评或者想找某书中的一句话时,可以通过翻阅笔记快速找到,或者想要把某本工具书再看一遍,只要再阅读一遍读书笔记即可,不用再重新翻阅整本书。这就完成了把书读薄。再在此基础上添加读后感、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书与书相通之处的联结,把书读厚

后者的实践还是挺难的。在处处追求快速、高效的当下,我看完一本书,也会没有心思再去翻一遍。即使过程中想到与另一本书类似的知识点,也懒于去找之前的书。读书笔记就降低了这件事情的成本:翻二三十页的读书笔记,总好过翻几百页的书。喜欢纸质书实体触感的读者,也可以把文件打印出来,再在上面做标记,把抄写段落的时间节约下来,花在后期思考上。(想打印出来再做笔记的童鞋,记得把边框多留一些)

笔记

年代书单

《午夜凶铃》铃木光司

《午夜凶铃》铃木光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贞子是从电视机里爬出的长发遮脸瘦骨嶙峋的指甲很长的妖人,但在看过四部小说的我的眼中,她是一个肤白唇凝的高挑的美人,更重要的是,她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双性人: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原来世界上不是只有男人、女人,还有一种性别是长着女人姣好的外形却有着男性的生殖器。

铃木光司在恐怖气氛上营造的很成功,《午夜凶铃》系列电影在当年也是非常热门,但我并没有看过,甚至觉得恐怖片电影但标签掩盖了小说科幻的内核。书名:环 Ring,是贞子所在的世界,也是真实世界里美国和日本科学家为了研究人类起源,在计算机中按照宇宙大爆炸的参数模拟进化而出的一个虚拟的二进制世界。环中的人也有独立自由意识,思考、进化、生活,与我们的真实世界并无太大差异。而贞子因为被环界中最后一个天花病毒患者先奸后杀,充满了怨念,与病毒联手,通过录影带的信息(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那卷可怕的录影带,超过7天不传递给下一人看就会吓死。之后被改进为图文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地传播贞子病毒,并且贞子还在一位排卵期的女性中肉体重生,进而控制了环界(得益于贞子的双性人体质,可以自我繁殖?又或者是继承了病毒的无性繁殖),使得每个人的体内都携带了贞子病毒。

真实世界看环届只是因为项目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中了病毒。**但都是一个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有灵有肉的鲜活的人啊。**随后,由于疏于管理,环届病毒泄漏到真实世界,真实世界的人类中也出现了一种转移性癌症病毒,这种病毒通过近距离接触而传染,人体感染以后就把正常的细胞癌化,然后蔓延到全身所有器官,永远无法治愈。人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世界陷入了恐慌。

这系列的小说差不多是非典时期看的,对我的震撼不亚于人们对于三体的高度评价,我的小小脑瓜对世界产生了怀疑,也许我们就是动物园里的试验品。而今再温习这个剧情,跟现实生活中的新冠状病毒,分不清自己是在环届还是真实世界。

关键字:科幻、恐惧
相关书籍:刘慈欣《三体》《时间移民》、蔡骏的《病毒》《荒村公寓》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乔斯坦·贾德是一位挪威小说、儿童文学的作家。《苏菲的世界》算是写给青少年的哲学启蒙书,也被认为是上世纪末西方社会公认的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 本书讲述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从自然派哲学到苏格拉底再到希腊文化,从文艺复兴到康德再到弗洛伊德,渐渐了解了哲学史,也开始思索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最后她发现自己竟然是一位少校写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一本小说中的主人公,便打算用哲学知识逃离少校的掌控。

《苏菲的世界》让我开始接触哲学世界,三大灵魂拷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往哪里?)原来有这么多学说的解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存在主义到虚无主义,哲学家们不光研究空洞虚无的学说,也给普通人指明幸福人生指南。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罗素

当你感到不快乐,迷茫焦虑,去找哲学家一探究竟吧。比如罗素认为我们应该打破「自我」的枷锁,做一个热情与兴致向外发展的自由的人,「幸福的人,生活是客观的,有着自由的情爱,广大的兴趣,因为这些兴趣与情爱而快乐,也因为它们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兴趣和情爱的对象而快乐」

关键字:哲学、幸福
相关书籍:罗素《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史》、《幸福之路》,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林欣浩《哲学家们在想什么》

《1Q84》村上春树

《1Q84》村上春树

《1Q84》书名源自《1984》,后者探讨的是政府权利下的社会生活,前者讲的是宗教团体影响下的个体生活,但都是在讲述极权主义迫害一个个体作为独立、自由的人格,不允许人思考,不允许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关系的纽带,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模块里发展。在这个理想国,人们完全摒弃个人的生命价值,无条件地臣服于体制,牺牲自己的家庭,牺牲个人的自由,却不曾想过成就的这个集体利益真的如宣传般美好吗?真相总是残忍而痛苦的,而大多数人,宁愿相信自己希望的真实而美好的故事,好让他们多少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自己的贡献充满了不可或缺的价值。

青豆和天吾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两人年幼相识,彼此有强烈的情愫,却都随波逐流不去争取对方、追求幸福,独身至30岁。一男一女,一个作家一个秘密杀手,两条叙事线交替发展,为读者揭露了邪教「先驱」的内幕腐败、罪恶的真相。

我非常喜欢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隐忍、孤独、内敛,一如我眼中的绝大多数日本人的形象。人与人之间相处好像轻描淡写,激不起多少浪花,但每个人的内心早已宇宙爆炸核弹发射般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当这些内心五味陈杂的人在情绪的发酵下,冲破禁锢和社会约束的对抗下,艺术的创作也充满了灵感和想象。

关键字:孤独、社会
相关书籍:乔治·奥威尔《1984》《动物农场》、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安妮《安妮日记》、东野圭吾《白夜行》《恶意》

《第九个寡妇》严歌苓

《第九个寡妇》严歌苓

如果前几本书的隐喻过于遥远,你感受不到生活的痕迹,那这本书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性,体现中国村落文化的本质。

故事发生在40-80年代的中原农村,河南。老八、鬼子、国民党,抗日战争、大跃进、文革,在政治权利的无休止的折腾下,民间村落文化中的嫉妒、冷漠、仇恨被放大。前面几本书中的主角多多少少在意识到自我索求之后都勇敢地去追求真理,去奋起反抗与之战斗,但《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则任时代变迁、革命不断,她秉持真朴、勤劳,追求「自然的、本性的、非教育、非宗教的」生命的本质:生存。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保护被批斗的地主老爹在地窖里活下去,她不畏惧教条,不争先进,不搞虚名,踏踏实实地干活。你革你的命,我干我的活,你要炼钢造火箭我管不着,你要抢我的锅让我没活干我就跟你拼命。她的信念只有一个,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希望,活下去才有快活。

农村是淳朴而善良的吗?在李银河《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这本书中她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来自于村落。在这种文化中,人把宝贵的精力、财力和时间都用来赢得村里人的嫉妒、羡慕上,把个人挤没了。当我了解了自己骨子渴望他人关注的传统文化特质,我也可以利用它,用一群人的眼睛监督来改善个人生活。

关键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
相关书籍:余华《活着》《第七天》,严歌苓《芳华》,程耳《罗曼蒂克消亡史》,王小波《黄金时代》。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

进入社会自然需要很多心灵鸡汤来提高工作效率,工具书也不可避免占了后期的一大部分。作者本身也是一名学霸: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他甚至还在申请副教授之前花了大半年游历采访了一些成功人士写了一本《优秀到不能被忽略》,旨在让职场人用工匠思维热爱并专精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追随一时的激情频繁地更替工作岗位。他在任职之后写了这本《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实际上是克服分心和肤浅用脑,达到一种专注的状态**(心流)**,去创作,去钻研,从而忘却时间的流逝。

追求简单、高效,本质上是在追求一种自由的状态,时间的自由,精力的自由,财力的自由。这是脱离了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后,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想要达到的自我」与「 现在的自我」的之间的平衡与调节。这些书会讲很多方法论,但自我的状态只能亲自实践去探索和获得。

关键字:自我提升、心理学
相关书籍:《软技能》《意志力》《心流》《高效睡眠》《原子习惯》

结语

村上春树说,看小说的人最务实。私以为,小说探讨的是人类的属性,工具是探究个人的发展。在阅读过一些高效专注的书籍之后,我越发认识到,如果不能亲自实践书本上的知识,工具书还不如小说来得有趣。叔本华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可以看作是利己、恶毒、同情这三点在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比例。通过小说的平行时空体验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生,比如一个精神病患者,一个心肠歹毒的人,一个聪明绝顶的坏蛋,经历过五百世的轮回,我们得以参透众生和自我之间的差异,然后在现实世界中充满同理心。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