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1, 2020 | 生活方式 职业

保持专注的周计划表:结合子弹笔记和时间记录

IMG_8985

这张自制的周计划表已经实施6周了,来总结一下试用感受。

我是喜欢纸笔记录的人。比较起来电子版好像可以留存更长的时间、便于查找和翻阅,但是真正会去翻的日常琐事少之又少。但每天发生那么多零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部分我都不会在意,更别说几个月之后了。而且手机电子在所谓的方便的同时,也充满了大量的诱惑,意志力不够的人得不偿失的:本来想打开记录一下饮食,结果给了自己理由玩手机,甚至有时候是习惯性地毫无征兆地就掉进了时间黑洞。所以即使纸笔没有电子设备方便,但每日固定的记录流程反而更拥有仪式感。

我也尝试过 子弹笔记 Bujo,让我比较烦恼的一点是重复记录:从年计划到月计划到周计划要一遍遍地抄写迁移一些重复的内容。但我非常喜欢子弹笔记背后的思想:专注、反思、持续。在设计这张周计划表里我结合了子弹笔记的思想和时间记录的灵感。

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午夜凶铃》病毒的潜伏期是7天。追踪时间也是,一天太琐碎,一个月又缺失太多细节,所以按照周计划来记录时间消费刚刚好。在一开始做时间管理时,Laura Vanderkam 也推荐通过追踪记录一周的工作生活的状态,来观察哪些时间浪费了,哪些时间是自己比较专注的状态。她还有提到说不用去寻找所谓的典型的一周,因为每天都会有意外发生,没有哪一周是按照理想状态运行的一周。也不用规定从周一开始,当下立即开始作为起点,7天作为终点,只要这一周包含了我们工作和生活各个阶段的状态,它就是“典型”的一周。

另外一方面,我更希望把脑海里的 Murmur 列成任务清单写下来,腾空脑子。心理学家表示人的大脑会无意识地不断念叨去完成那个未完成的任务、未实现的目标。比如退款的钱到账了没有,买的东西什么时候送货,这类的非常令人心烦意乱。接下来就具体讲下这个周计划表怎么用

Monthly Goals vs Weekly Goals

我们每天都会突发灵感,冒出很多想做的事情,年初也兴致勃勃地设置了很多年度目标。三个主要的月目标就需要我们专注在自己新年愿望上,细化了之后做成每个月能达到的任务。如果那些灵光乍现确实很重要,那就挤掉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月目标到周目标也是一样的细化过程。比如 Job Process, 上周是修改 resume 并投出5家,这周就是准备 Interview(虽然不一定有这个过程)。比如 Workout,每周三次以上,上上周开始是周六野的全身燃脂视频教程,下周就是 Ring Fit Adventure,时长也从20分钟到40分钟。 因为周五周六周日非常容易懈怠,所以在周一至周四都得先安排上运动的时间。不断地训练自己从月目标到周目标细化,对自己的执行能力也更有理解,不至于在设置年度目标时异想天开。

同时,对于一时的灵感,在写下来的时候也能跟现有的目标做对比:**它重要吗?它会令我更开心吗?它会让我更认同自己的身份吗?**如果你并不确定想试试,那就先安排几个时间点插入学习一下,这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时间就那么多,要牺牲哪些事情来学习这件事,在权衡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什么对自己更重要。

Todos vs Time Tracker

Time Tracker 是从周一到周日7天,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的时间块,这就是我们一周除去睡眠的所有时间(虽然我也常常9点之后开始安排事项,上面一大块都是空白的)。我一般在周五把下周的已经确定的事件和每周例行 Routine 填到对应的时间点,包括这周没有完成想推到下周的,或者在本周末找个时间解决。有个建议,来自 Before Breakfast 中提到的,设置默认值。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暂时不知道什么时间执行,可以随意丢到一个空闲的时间块里,毕竟如果不丢进去,可能就不会执行了。至于到时确实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把这个延期,再找下一个时间块也不迟。如果实在找不到就丢到 Todos 列表里面,等有空的时候再做。至于之前提到的脑海中的 Murmur 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记下来,丢到默认时间块或者 Todos。

记录时,我参考子弹思考整理术的子弹笔记的记法,符号+文字(毕竟只有这么一点空间)。

img

Habits & Reflection

我非常认可 子弹笔记 的理念之一:反思。Reflect 就像照镜子,看看自己微笑的时候牙齿上有没有菜叶,刚吃完巧克力嘴角有没有残留,通过反思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消费时间的方式,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是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什么是感兴趣的事情,整理自己的思绪,删掉不重要的事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少而精的事情上。

当然,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打击,总也不会按照计划好的套路执行。反思时就更应该去关注失败的这件事中,什么是自己能控制的,什么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我们担心和焦虑,浪费太多时间跟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怄气,而不去想着既然如此那我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比如 Job Process,正好赶上欧洲疫情,大多公司停止招聘,发出十几封邮件都没有反应。但我还是花时间重新设计了下自己的简历,并修改了一些语法错误,高亮技能点和经验值,之前一直说要把两页改成一页也终于完成了,甚至觉得拍成视频讲讲这个令人沮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总之,把时间和精力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中抽离出来,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激发自己的脑洞去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案,看自己能从未知中学习到什么新知识。

5个习惯追踪,一天一格反思块,这些就是每一天的收获,是让我们成为独立个体的轨迹(证明)。我的习惯一般追踪4个左右,太多了也追踪不过来。反思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每天只要5分钟,从工作、社交、自我三个角度思考,或者就跟我一样简单一点,只是总结一下今天的情绪。我就发现自己如果有一天非常高效,后面两天就非常萎靡,好像意志力都用完了跟瘪了的气球一样。

其他

迁移:我喜欢纸质记录,但最后一周结束(或者一个月结束)会把习惯追踪转移到 Notion 对应的列表里看图表数据,比如早起,workout,单独做了表格记录。

计划和执行:周五计划下周的行程时会用彩色笔区分,之后在每日记录时用钢笔。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