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勤掌控感到人生掌控感|堆肥箱 Weekly

No. 8 — Apr 17, 2022

哈喽~欢迎来到阿乐的堆肥箱。每周日更新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聊,探索心智和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离公司近、上下班不能花太多时间、通勤掌控感,是我工作以来一贯的租房/求职宗旨。若处于通勤不可控的状态超过3个月就会抓狂,不会浪费时间来抱怨,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要么换地方住,要么换工作。

大学学校在非常偏远的郊区,第一份实习在西湖景区的一栋别墅,去了三天就辞职了。当时大三,自己排课表空了三天,跟公司说好一周三天班,忍了一周的早晚高峰,倒3辆公车挤3个小时,往返6小时。 周末休息仔细想了想,很有自知之明地认为自己受不了这份通勤的苦,不可能撑下去,及时止损辞职算了。也不记得最后3天工资结了没,但从此通勤原则就埋下了。

我的原则是:公交车不能换乘,一定要直达或者地铁站内换乘,最多2班;有班车是加分项,因为班车是规律的,定时定点,不用焦虑塞车迟到或时不时地上下客。

走路也不大幸福。刚去上海,我租的房子距离公司步行15分钟,迎来了第一个夏天。11点左右太阳早就迫不及待得开足马力,急切得想要挥去整个城市昨夜遗留的凉意。我哼哧哼哧走到公司,满头大汗、妆都花了,经常需要躲到一楼厕所吹会儿空调、纳个凉、整理下妆容再上楼。所以最好还是距离办公室的最后一段路在地铁里,出地铁直通办公室。

搭同事顺风车也非常惬意,跟坐班车一样。在公司内网找一些住附近小区的同事,约好每天上车时间和地点,也不用操心其他了。包月或者按周结算,给他一些油费补贴。反正他也要每天开车上下班,空着几个座位也不环保,不如共享出去跟同事,顺便赚点油钱。作为乘客的我落得清闲自在,不用关心堵车、开车技术、保养车、园区停车位等等,大伙儿聊聊天或者玩手机也不耽误,还能认识不同部门的同事,了解别的部门在做什么。唯一的缺点就是要早起,或者同事请假、或去另一个园区开会,就得临时找别的司机同事了。

因为对通勤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互联网大厂的追求,导致在上海杭州这些年,我也一直折腾在找工作、找房子中。过去十年,我没有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超过2年,也没在同一个地方住超过2年。认真回想起来还挺惊讶的,可能我天生对安定、安稳莫名恐惧,就像有些人对未知、不确定的莫名恐惧一样。

也因为对安稳的排斥,在完成了互联网大厂的奋斗目标之后,在完成了大人们的期待上大学好工作结婚之后,在预见到未来生活将变成日复一日的重复之后,我又给我们出了难题,挑战出国工作。

所以当我发现因为疫情我们“被困在”荷兰三年(不到),内心是惶恐的;虽然我们搬进阿姆新家才一年不到,我已经可以预见到未来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内心是惶恐的;当我发现自己也愿意接纳、愿意心安理得地躺平,内心也是惶恐的。

·

才有了【乡愁与身份认同】这期视频的探讨。

看到有人吐槽“在上海,外地人始终是外地人,无法成为上海人”,也看到有人分享“温情友善的上海大爷大妈”。 想到自己第一次住进上海老小区,站在窗边就是一种置身《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电影感,是我喜欢的复古文艺、清新又妩媚,朦胧又热情的感觉。当时就想买下那个房子、但没钱,三个月后因为房东要自住只能搬走,这之后再没有住过老上海了;加上每次听同事费尽心机地想要换一本上海户口,都让那个电影般的复古上海影像越来越飘渺。

另一段上海的记忆,是在超市被一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大妈拉住,气哄哄地指责另一位大妈,“有没有这种人你说说!我说老乡帮我拿个xx菜,她说谁跟你老乡,我是上海人你是伐啦!哎哟,上海人了不起,你说有没有这种人!”说完还不过瘾,骂骂咧咧地找下一个人抱怨去了。

对上海的好感全来自于:我并不想也不屑融入上海,成为上海人;我只消遣它美的,不用忍受它丑的。

常常觉得,可能正是因为根扎得足够深,我并不追求他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喜欢毫无拘束得飘来飘去,总以一个过客的身份观察社会环境,不企图改变它,也不寄托希望融入它,没有希冀,也就无所谓失望。想要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就会被现实击碎(但“希望”是人不可泯灭的属性,不能因咽废食,也许可以把希望放在别的地方)。

我也想过死了以后,不用费尽心思把遗体运回国,就地火化,骨灰撒向大海,还给地球,在宇宙的循环中得到永生。

·

当然现在的惶恐焦虑跟之前的惶恐焦虑不一样。以前是为了做一个体面的普通人;现在只要网络一关亲身沉浸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仰赖信念就能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

我又为什么要写点什么、说点什么,来证明什么呢?

证明什么呢?

FIN.